对牛弹琴,还是手之舞之?——记2016年神韵交响乐彩排
身为一名舞蹈演员,我特别喜欢参加神韵交响乐的彩排。
想像一下,经过一天激烈的训练及下一季巡回演出的排练后,所有的舞蹈演员及队员窝在音乐厅柔软的座椅上,不用再流汗,也忘却了排练的压力,聆听乐队演奏前几次巡回中自己最喜欢的舞蹈音乐——人生真是太美好了!
音乐会开始时,那种期待的心情难以抑制,也无需抑制。我乐于观看指挥舞著手中的指挥棒,带领乐队演奏出悦耳的曲目,我也喜欢在演奏员的队伍中寻找那些不常见面的好友们,也会因为低音提琴所演奏出丰富,温暖及轻快的旋律而微笑。
到了第三个曲目,长笛和单簧管的二重奏为《兰亭舒序》拉开了序幕,熟悉的记忆随之席捲而来:
唐宫侍女的音乐刚刚结束,还来不及稍作休息,我便从耀眼的舞台灯光照射下转换阵地,来到昏暗的后台抢装间内。我靠著多年来形成的感觉在黑暗中穿越还在喘气的同伴们,和散落一地来不及挂好的抢装服饰。
我一边解下唐朝宫女的头饰,开始另一次的变身,准备穿越到史前成为传说中的一个角色,一边用目光扫过莲花仙女及汉朝宫女的服装,准备将它们仔细的再度挂好。这时,一阵清音伴随著舞台上男演员们扇子富有力度的开合声从乐池传来,那旋律动人心弦。
进入下半场后,随著乐曲《优昙婆罗花》徐徐响起,耳边传来阵阵兴奋的轻语,女孩们坐不住了,不由得开始手之舞之。只见整个音乐厅出现无数只纤手在空中挥舞——右左右,聚集成花苞,再一齐开放。最后,随著指挥棒在空中华丽的一旋,乐曲结束,女孩们(各自在座位里)也摆出结尾的花开造型。
我曾想过,如果这时有一个不了解情况的人走进来,他也许只会以为我们在挥手——就像听一般的演奏会那样,但重温珍贵的回忆,怀想演出的点滴,箇中乐趣却是他人无法懂得的。
神韵交响乐巡回
在年度的交响乐巡回演出中,舞台灯光下的主角是神韵乐队队员。几个团的精英队员们齐心演奏,天衣无缝,他们带来的效果绝对是超凡的。
每年他们出发前,舞蹈演员们总是有幸成为他们的第一批观众,对我们来说,这就像一场专场演出,晚上的行程可以取消,将身心完全融入到悦耳的旋律中。也许不是所以的中国古典舞演员都听的出来C大调和F大调的区别,但宏伟的旋律是任何人都会欣赏的。
这大概是因为⋯⋯我们并不是牛⋯⋯
噢?你觉得我这话语出惊人吗?不不,我只是实事求是,不信的话,听我说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,虽然耳熟能详,有人却未必了解其中真意⋯⋯
令人费解
在战国时期(公元前475-221年)有一位音乐家名叫公明仪,他以弹奏七弦琴而闻名。但有一个聆听者却不会被他的琴声所打动。
一天早晨,公明仪起床后心情特别好,他看到外面阳光明媚,便决定带著他的七弦琴去踏青。走著走著,在花草丛中他看到了一只牛,于是他决定为它演奏一曲。公明仪陶醉的开始演奏,曲罢,他满意地抬头,却看到牛毫无反应的继续吃草。「奇怪」, 他想,于是他又试了一首,一曲接一曲,牛依然只专注的嚼著口中的草。
公明仪感到十分疑惑,开始怀疑自己的琴技。这时路人跟他说:「不是你弹的不好,而是牛根本就听不懂啊!」
这就是成语「对牛弹琴」的典故,也是我说我们不是牛的原因。
我想,优秀的演奏家不必怀疑自己的影响力,世间千万具有灵性的人们,都会成为与你心有共鸣的知音。毕竟他们也不是牛。
所以我相信,神韵的音乐家们一定会成功完成这一次,以及之后每一次的巡回演出!
王南希
舞蹈演员
2016年9月15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