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题文章:领舞演员范徽怡
《品位》杂志是在法国、加拿大出版的高级生活时尚杂志。该杂志以中英双语发行,致力于品味东西方传统共有的美丽和优雅、沟通东西方文化。
在123期《品位》杂志中刊登了采访神韵领舞演员范徽怡的专题文章。范徽怡于2016年加入神韵,2023年获得新唐人电视台「全世界中国舞舞蹈大赛」青年女子组金奖,2018年获得同一赛事的少年女子组铜奖。
《品位》杂志原文:妙舞传意韵
「青烟幂处,碧海飞金镜。永夜閒阶卧桂影。」在悠扬婉转的乐曲中,一位一袭白衣的舞蹈演员款款登场,舞台彷彿笼罩在了皎洁的月光下,在她轻摇的折扇,时而抒怀叹息、时而潇洒舒放的舞姿情态中,将观众带入了一位古代文人独自小酌,微醺之时神游物外、超然尘世的心境之中。
舞韵吟诗情
这段范徽怡自编自演的名为《青烟幂影》的舞蹈,是她在第十届全世界中国古典舞大赛的决赛赛场上演绎的作品,最终她凭借这只舞蹈获得了青年女子组金奖。
这已经是范徽怡第四次参赛了,每一次参赛的经历都似一场挑战自我的旅程。其中有挫折疲惫时承受的失落苦痛,也有坚持之下迎来拨云见日时的欣喜和满足。范徽怡也正是在这样反复磨砺和摔打中逐渐走向成熟。「我希望这次能去塑造一个从外在到内心都很丰富,又经历了很多起伏变化的角色。」于是,便有了《青烟幂影》这只创作灵感源自宋词《洞仙歌.泗州中秋作》的舞蹈。
在这只舞蹈中,范徽怡要穿越时空,表现出一位中国古代文人所历经的人生的跌宕起伏。其中有情绪的纠结挣扎,内心的彷徨迷茫,以及了悟人生后的豁达超脱。这不仅需要演员有高超的舞蹈技巧,更要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领悟,才能将舞蹈中文人微醺时那似醉非醉、似醒非醒间复杂微妙的情绪和拨云见日、通透彻悟后的心境变化以优雅含蓄、恰到好处的方式表演出来。
「我很喜欢宋代的文化,经常读宋词。」范徽怡心驰神往的宋代,是自唐代之后,中国文化艺术又一个令人向往的兴盛时期。有构思精巧、优雅别致的花鸟画;有汝瓷那雨过云破天青处一抹惊艳岁月的天青蓝;还有器型简洁、轮廓优美流畅的瓷器;更有或清丽婉约,或大气豪健、音律婉转动人的宋词。其所体现出的写实与意韵相结合,直白与含蓄相映衬,简约却意境深远,空灵却生动有趣的美学风格都为后世留下无数令人神往的美学瑰宝。
在《青烟幂影》这只短短数分钟的舞蹈中,我们似乎领略到一场穿越古今的对话。那来自千年前的意韵哲思,似乎化作了一个个舞姿,如流动的映画般呈现在舞台上。其中似乎看到了辛弃疾慨叹「可怜今夕月,向何处、去悠悠?」的困惑与苦闷;诗仙李白「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」那孤寂中的潇洒不羁;也有苏轼在一轮明月之下抒发出「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」的豁达释然。这些流传千古的诗篇为范徽怡提供了众多宝贵的灵感,最终凝聚进这一只舞蹈中,身如笔墨、韵似乐音,余味悠长隽永。
意境味无穷
「中国古典舞与中国的古诗词和书画有很多相通之处,都追求一种意境美。」所谓意境是创作者在某一刻思想与情感的表达,是一种只可意会,不可言传的心境体现,总能深切和微妙地去触动观众的心。「所以中国古典舞是由心而发的,自己要先进入那种心境,才能用肢体表现出角色的内心。」在画作中这份意境可能存在于寥寥数笔的线条勾勒之中;在诗词中它可能是一句辞藻优美的景致描绘;而在舞蹈中,它可能是手指的一张一曲,脚步的一缓一顿,需要舞蹈演员像文人推敲辞藻般,拿出「吟安一个字,撚断数茎须」的锲而不舍的精神去反复雕琢。
「我希望能将角色塑造得丰富立体,能在舞台上展现出角色每一个微妙细小的情绪变化和人物特质。」范徽怡塑造得这位文人,姿态儒雅温润、潇洒自若,可内在却有一股无法言说的正直坚韧的力量,体现著中国古代文人特有的外圆内方的风骨。她的步态由初始时的优雅中略带沉重,到微醺时不由自主的踉跄,再到明悟后的轻盈欢快。她的身姿似乎在讲述著心中的所想所感,一抬手、一拧身,便抒发出了满心的迷茫与困惑;她的眼神不时翘首遥望,像是将内心的疑问送达至那高挂夜空的明月,到酒意湧现时又带上了些许迷离,直到最终无比清澈明亮。
在范徽怡的演绎之下,那「青烟幂处,碧海飞金镜。」的情景似是在空间中蔓延开来,令观众沉浸在了那遮蔽于云霭之后的明月之下,那隐隐飘散而来的桂花香,那萦绕在耳边的秋蝉的鸣唱,绵延千年的时光依然拥有著那份亘古不变的意境之美,在诗词中唯有最华丽繁复的语汇才能描绘,而在舞蹈中也需要有最丰富、最优美的身体语言才能予以酣畅地抒发。
「跳过舞,尤其是专业的舞蹈演员都知道,每位演员都在追求将肢体动作延展的更长,这就像是作家拥有了更丰富的词汇,歌唱家拥有了更宽广的音域,不仅舞蹈动作会更加舒展、大气、优美,还可以有更广阔的空间,更强的感染力。」范徽怡介绍说,神韵的舞蹈演员们近些年一直在研习神韵艺术团独有的、曾经失传的中国古典舞身法「身带手,胯带腿」,其可以说是中国古典舞「发乎心」更具象化的表现,即每一个舞蹈动作,都要从心境开始进入角色,然后面部表情自然呈现出心中所感,随之而来的舞蹈动作,即便是指尖和脚尖的动作,演员也要从身体中轴开始发力,调动起全身的力量去将舞姿表现的情境挥洒出来,感染至每一位观众。
「这是最高境界的身法技术要求,可以将肢体的动作延伸到极致。每一个动作都是调动全身在表演,其中需要雕琢的细节自然就更多。」在范徽怡看来,舞蹈的练习和提升是没有任何捷径的。「只能去做、去跳,做了才会逐渐有那个感觉,才会发现问题,改变自己之前的发力习惯,不断去纠正。」
修身赴使命
为了保持身体的软度、体能和技巧身法的娴熟精湛,范徽怡每天都要进行大量的基本功练习,像压腿、踢腿、下腰这些动作都要重复数百次。这样日复一日辛苦繁复的练习从她学习舞蹈开始,到她2016年从故乡台湾来到美国纽约的神韵艺术团,甚至在神韵每年的全球巡演期间,都不会间断。
从范徽怡和她夥伴们社媒更新的Vlog中,经常可以看到他们每年穿梭在世界各地数十个城市,进行著上百场演出,有时一天甚至要演出两场。范徽怡坦言,自从跳舞以来,疲惫伤痛,以及日复一日高负荷的练习,让她有时也会萌生出不想跳下去的想法。「每当这时我会问自己,你是真的不想跳舞了,还是不想面对眼下的辛苦和困难。答案显而易见,所以我还是会继续跳下去。」
范徽怡介绍说,「神韵」的含义是「神的舞动之美」,来到神韵艺术团之后,她始终有一份使命感和神圣感,要将真正的中华五千年神传文化的辉煌美好传递给世界各地观众。中国人自古以来信奉神佛,尊重天地大道。儒、释、道三家思想交相辉映,都与神佛连接,与生命的修炼与提升相连接。无论是超脱出世的佛道,还是入世立志的儒家,中国古人尤其是士人们一直用毕生追求著「道法自然」、「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」,「为天地立心、为生民立命、为往圣继绝学、为万世开太平」。但归根结底一切都指向了「心」,即端正提升自身的道德修为,恰如中国古典舞「身带手,胯带腿」的身法,一切由发乎心开始。
神韵艺术团的演员们多修炼佛家上乘修炼大法——法轮大法,范徽怡和她的夥伴们日常的为人处世都以法轮大法真、善、忍的准则来要求自己,在提高艺术技巧的同时,也自律地提升著内在的精神境界。这种对自身内心的不断修炼,是他们能坚持日复一日辛勤练习的动力,让他们的舞蹈拥有了源于中华五千年神传文化的深厚底蕴,自然散发出一种与众不同、由内而外的优雅纯净的感染力,令全球数以百万计的观众感受到这前所未有的「神的舞动之美」。
「我们的使命是复兴和弘扬真正的中华传统文化,这份使命感是我一直努力提升和挑战自己的动力。」这份使命是如此的宏大和艰巨,范徽怡作为其中一员,不仅感到自豪,也从中收获良多。「跳中国古典舞让我更加自信、更加坚强、更有耐心和毅力,让我有机会向他人传达我的情感和思想,分享美好的艺术体验。」
点击这里阅读《品位》杂志全文